- 在路途上 -
佟姗珊
2018年蔡國強獎助得主

現居於上海的佟珊姍,是舞台導演兼監製人,為上海戲劇學院(STA)策劃了不少戲劇季。2019年6月,珊姍開展了她長達6個月的旅程,包括ACC為她安排劇院St. Ann's Warehouse的藝術家駐場計劃。我們很高興可以分享珊姍這3個月的反思:
「由衷的感謝ACC為我提供這樣自由學習與實踐的機會,讓我行走了一段不同於以往的旅程。時間過的很快,3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回頭望去,似乎每天都過的很豐富、很精彩。
初到紐約得知,在ACC紐約項目總監Cecily女士的幫助下,我將會在紐約非常具有前衛性、實驗性的劇院St. Ann's Warehouse度過接下來6個月的時間。在到達紐約的第二天,我帶著既興奮又倍感緊張的心情開始了我的「新工作」,當我到達時,劇院已幫我准備好了辦公室桌、電腦等一切便利的工作條件,這是一個非常高效、友善的團隊,在工作之余,他們還為我慶祝了我人生中在紐約度過的一次生日,讓我感受到了家一樣的溫暖。
St. Ann's Warehouse劇院坐落於紐約的時尚地標布魯克林大橋下方,也是在紐約當代藝術聚集群落Dumbo區。劇院成立於1980年,藝術總監Susan Feldman女士堅持運營劇院近四十年,在紐約具有高知名度,並剛剛斬獲去年新制作的劇目OKLAHOMA 2019年Tony最佳劇目獎。在劇院中,Marilynn Donini女士(對外事務總監)是我的工作導師,在她細心的幫助下,我參與了劇院的各類會議與工作,觀察學習與參與實踐並進。如劇院運營會議、劇目制作推進會議、市場宣傳會議、各類基金申請、討論劇目預算、藝術家劇目創作排練等,真正參融入到了劇場的工作。不僅如此,為了讓我能夠更全面的了解美國戲劇文化,在過去的三個月中,除了在St. Ann's劇院工作外,我與Marilynn Donini女士共同制定訪問計劃,聯系了紐約十余所劇院的相關負責人,著名導演與制作人,分別拜訪了Theatre For A New Audience、New York Theater Workshop、Met Opera、Mabou Mines等多家劇院,與相關負責人對行了有效的對談。通過考察了解到,美國文化機制與中國文化機制的諸多異同點,私人劇院運營的特殊性與其發展的生態環境等問題。
我認為最好的了解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國家,先從博物館與劇院開始,我本著這個想法,在除日常工作外,還希望更多的了解美國,了解這裡的人文歷史,所以我曾參觀了多家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藝術電影院等文化場所,也觀摩了數十場以上百老彙的演出與外百老彙戲劇。在St. Ann's劇院休假的一段時間裡,我選擇了去旅行,如舊金山、拉斯維加、墨西哥城、華盛頓DC,走遍了每個城市的代表性博物館、當代美術館等文化機構,並觀摩了四場拉斯維加斯的演出,收獲頗豐,這些經歷有助於我更好的理解他們的戲劇生態發展、運營機制、劇目題材選擇等諸多問題,當然我還有多家待拜訪的劇院,很多未解決的疑問,我將帶著這些問題,繼續我接下來的旅程……」
- 佟姗珊, 2019年9月
於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