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路途上 -
黃榮法
2018年捷成漢伉儷獎助得主

香港的視覺藝術家黃榮法希望透過行爲藝術解開時間的無形及謎團。他在倫敦大學學院的斯萊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後,活躍於本地和國際藝壇。
2019年6月,黃榮法開始了他長達六個月的旅程,在美國研究當代藝術和行爲藝術的最新發展。他亦會與物理學家和神經內科學者就時間這一概念交流。在紐約第三個月之際,他很樂意與我們分享他最近的一些想法和經歷。
「亞洲文化協會的同事及紐約舞蹈家都不約而同地推薦了Movement Research的課程。我因此參加了MELT他們一系列的夏日工作坊,終有機會與舞蹈家一起習舞,以及與他們就身體律動(或靜止)直接交流分享。作爲一個正在探索與舞蹈家合作的視覺藝術家,我帶著一些問題參與工作坊,如 “在即興舞蹈中有什麽使我感猶豫? ”, 又或者 “舞者是如何把某項想法或因素體現在他們的舞蹈當中?”。雖然短短一周的工作坊不能爲我解答所有的問題,但它引發了更多有趣的對話和疑問。其中一名舞蹈家探索的問題是“我該怎麽用我正在老去的身軀跳舞?”她引發了我思索時間的流逝與舞者身體之間的關係。
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Park Avenue Armory)是另一個充滿驚喜的地方。我很幸運於到達紐約後看了德國作曲家海恩納 · 郭貝爾(Heiner Goebbels)的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and would happen。另一個德國藝術家黑特 · 史特耶爾(Hito Steyerl)的展覽 Drill ,當中講述了槍械的暴力,戰爭以及恐襲等議題。另一方面,當我看到香港警察使用武力對待示威者、記者和市民的片段,身處異鄉的我對於香港我家發生的一切感到傷痛。在我來紐約前數月,政府提出的逃犯條例已是香港民衆關心的議題。雖然有200萬人走上街頭反對,希望政府撤回修例,可惜政府卻沒有適時地回應大衆訴求,並出現警方過分使用暴力的景象。我跨越時區的差距,觀看即時通訊直播,電視新聞已經成爲我在紐約生活的一部分。香港持續的社會運動也是當地人與我這個香港訪客首先聊及的事情之一。利用這個機會,我想重申香港現在最需要的是雙普選。請全力支持香港!香港加油!」
|